国家一直在提倡能源革命,其实能源革命的发展趋势我们也知道,就是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应用比例。
2018年7月19日,天业通联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,公司就发行股份购买晶澳太阳能100%股权相关事宜,与晶澳太阳能实控方签署了意向协议。简单概括,上市公司表示晶澳太阳能具备产业链一体化、规模、技术及质量品牌等一系列竞争优势,尽管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,但符合其自身发展阶段和经营特点,盈利能力良好,不会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。
随着有息负债的增加,其资产负债率攀升,利息支出也逐年增加。不过境外上市的光伏企业估值普遍较低。晶澳太阳能75亿借壳,估值较18年私有化时增逾两倍晶澳太阳能成立于2005年,主营硅片、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销,以及光伏电站开发运维等,2007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。晶澳太阳能2019年的承诺净利润为6亿元,上半年3.49亿的归母净利,约实现了承诺业绩的58%在2017年6月的第二次小型可再生能源拍卖中,波兰政府签订了约4.725TWh的电力合同。
在去年11月的最新一次拍卖中,554个太阳能项目获批,以确保8.169TWh的电力将以22亿兹罗提(合5.8亿美元)的价格出售。但在7.46GW的风电装机容量中,只有2.5GW获得了建设许可,太阳能开发商有望在下次拍卖中获得至少部分15年的电力供应合同。2018年光伏531新政之后,国内装机需求下滑,行业进入寒冬期。
中国光伏行业快速发展,我国光伏发电量、装机量已居世界首位。但2019年以来,我国政府更加注重光伏行业的稳健发展,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;补贴退坡、政策引导,光伏平价趋势确定,行业景气度逐步回升。技术的升级将带动电池片生产设备的需求。在各类光伏电池中,综合转换效率和成本因素,PERC电池将逐步成为主流,预计2019年占比将超过50%;HJT电池转换效率最高,未来大有可为。
技术工艺方面,双面/双玻、半片、多主栅、叠瓦等是目前较为流行的高效组件技术,未来伴随着技术的迭代,行业成长可期,组件设备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。其中单晶硅片占比提升至58.8%,多晶硅片占比下降至41.2%;单晶趋势愈加明确。
投资建议:建议关注晶体硅生长设备龙头晶盛机电、光伏切片机龙头上机数控、光伏电池设备龙头捷佳伟创、丝网印刷设备龙头迈为股份、光伏激光加工设备龙头帝尔激光、光伏组件领先企业金辰股份等。电池片生产过程中主要用到制绒清洗设备、扩散炉、刻蚀设备、PECVD设备、丝网印刷机、烧结炉、自动分选机、激光开槽设备等。组件制造过程中主要用到串焊机、叠瓦机、层压机、激光划片机、EL测试仪等设备电池片生产过程中主要用到制绒清洗设备、扩散炉、刻蚀设备、PECVD设备、丝网印刷机、烧结炉、自动分选机、激光开槽设备等。
在各类光伏电池中,综合转换效率和成本因素,PERC电池将逐步成为主流,预计2019年占比将超过50%;HJT电池转换效率最高,未来大有可为。电池片:高效电池未来大有可为,技术升级带动设备需求。单晶硅片厂商积极进行产能扩张,带动单晶炉等设备需求持续旺盛。技术工艺方面,双面/双玻、半片、多主栅、叠瓦等是目前较为流行的高效组件技术,未来伴随着技术的迭代,行业成长可期,组件设备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。
硅片制造:单晶趋势明确,设备需求旺盛。风险提示:宏观经济下滑;行业景气度下降;市场竞争加剧;政策推进不及预期;技术转化不及预期;扩产进度不及预期等。
技术的升级将带动电池片生产设备的需求。2018年光伏531新政之后,国内装机需求下滑,行业进入寒冬期。
其中单晶硅片占比提升至58.8%,多晶硅片占比下降至41.2%;单晶趋势愈加明确。硅片制造过程中主要用到单晶硅生长炉、多晶硅铸锭炉、切片机等设备。2019年上半年,我国硅片产量达63GW,同比增长26%。中国光伏行业快速发展,我国光伏发电量、装机量已居世界首位。光伏设备行业专题报告:行业伏摇直上,设备大放光彩研报出处:东莞证券投资要点:光能未来,伏摇直上。投资建议:建议关注晶体硅生长设备龙头晶盛机电、光伏切片机龙头上机数控、光伏电池设备龙头捷佳伟创、丝网印刷设备龙头迈为股份、光伏激光加工设备龙头帝尔激光、光伏组件领先企业金辰股份等。
上半年海外市场是我国光伏组件保持增长的主要驱动力,下半年随着补贴项目、平价项目相继落地,国内市场有望恢复。组件:海外市场需求旺盛,技术迭代驱动行业成长。
组件制造过程中主要用到串焊机、叠瓦机、层压机、激光划片机、EL测试仪等设备。但2019年以来,我国政府更加注重光伏行业的稳健发展,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;补贴退坡、政策引导,光伏平价趋势确定,行业景气度逐步回升
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意义重大,一方面可将太阳能作为燃料使用,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新的储能策略,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,以及用户使用能源的随机性问题。但在科学上却也面临变革难题:化石燃料合成和转化过程多涉及热力学下坡反应和热催化过程,多侧重在碳资源(煤、石油、天然气等)的转化和化学反应,作为能源资源的化石燃料无法摆脱二氧化碳排放等环境生态问题。
太阳燃料合成是一个化学储能的过程,可以将分散的太阳能收集、长期储存。基于太阳燃料的合成技术,我们提出了太阳燃料加氢站或称液态阳光加氢站的策略,其优势很明显:可解决高压加氢站安全问题,实现油、醇、氢共站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,实现燃料电池全生命周期绿色清洁的目标,还可以扩展为其他化学储氢路线,适合在社区和现行加油站建设等。另外,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储存为太阳燃料(甲醇燃料),既能长期储存,随时可以使用,又易于安全运输,且是氢能载体,可作为燃料电池氢源,有利于解决氢能经济中制、储、运、加的安全性问题。太阳能是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源头,风能、水能和生物质能均源于太阳能。
如今,我们更加关心的是,太阳能如何转化成和化石能源一样的燃料?这相当于把太阳能集中储存起来以满足移动能源的需求,是一个实现低碳和无碳燃料的过程,也是从自然光合作用到人工光合成的一个过程,属于化学与物理、生物、材料科学交叉的前沿科学领域。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条件优越,完全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解决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,特别是通过太阳燃料的策略,发展甲醇经济、氢能经济。
而太阳燃料合成所涉及的是热力学爬坡反应,需要光、电催化的科学基础,其转化的资源是水、二氧化碳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。本文节选自中国科学报,以飨读者。
目前我国是生产和装配光伏组件最多的国家,对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做出巨大的贡献。从化石燃料到太阳燃料,是能源发展中真正意义的变革性跨越。
与此同时,过度利用化石资源造成了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。太阳燃料将缓解我国能源安全问题/李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石资源是宝贵的材料资源,我们正在过度消费子孙的财富。太阳能丰富、清洁,可再生、潜力巨大,它在地球上的量也足以保障全世界人类未来发展的需要。太阳燃料合成的主要途径有光催化、光热催化、光电催化以及电催化。
总之,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,太阳液态燃料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,将在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太阳能发电可满足固定能源需求,光伏、光热发电、风电已大规模商业化应用。
在近日举办的能源发展战略研讨会上,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发表了《太阳燃料将缓解我国能源安全问题》的主题演讲,探讨未来能源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,分享洁净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,为能源新体系建设出谋划策。它道法自然,回归生态平衡,环境绿色友好。
可研报告表明,如果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价格为每千瓦时0.2元,太阳燃料甲醇和煤化工甲醇的价格持平,若采用弃电(弃光、弃风)制甲醇,则太阳燃料甲醇的成本优势更大。该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加氢站技术,建议尽快在可再生能源供给体系中进行布局。